粤东客家地域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会议总结

冷剑波

  2008年7月15—19日,由河源市委宣传部与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联合举办的“粤东客家地域社会与文化学术研讨会”在梅州与河源两地隆重举行。共有来自日本、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港台和中国大陆各省市共80位专家学者与会,提交论文50余篇,学者们通过广泛的会议研讨和实地的田野调查,加深了对梅州与河源地区客家文化的认识。五天的会期在各方的努力下,各项议程进展顺利,取得了圆满成功。

  因为得天独厚的优势,梅州的客家学研究一直走在省内乃至全国前列,而河源虽然也属客家地区,有着十分丰富的客家文化,但因为起步较晚,一直以来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足够重视。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作为梅州客家研究的重地,也一直希望将研究的领域扩大到整个粤东客家地区。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双方经过协商,一拍即合,决定在梅州与河源两地举办此次研讨会,希望通过跨区域的研讨和田野调查加深对两地客家文化的认识,从而发掘更多的客家文化资源。

7月16日,研讨会在梅州柏丽酒店会议室正式开始。首先,客家研究院副院长房学嘉教授做了热情洋溢的主题演讲,在热烈的掌声中宣布此次研讨会正式开始。随后,台湾师范大学潘朝阳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黄贤强教授、马来西亚教育部退休讲师房汉佳博士、福建师范大学谢重光教授分别作为各自地区参会学者代表发表了讲话。紧接着,研讨会正式开始,大会按照“客家移民与地域社会”、“民间信仰与地域社会”、“客家文献与地域社会”、“客家文化与产业化”、“客家历史与社会文化”五个专题分组进行研讨。全天的研讨紧张而热烈,论文发表人精彩的报告、场间热烈的讨论,不时传出阵阵掌声。不同国籍、不同学科、相同志趣的专家学者通过广泛而深入的研讨达到了学术交流的目的。

 本次研讨会采取室内研讨和户外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时会议研讨和考察也各自分为梅州与河源两个阶段。梅州段的研讨结束后,17日,全体与会人员开始了在梅州的田野调查与参观。田野调查的第一个地点是梅县丙村的仁厚温公祠围龙屋,温公祠是一座“四进三堂八横四围”的大型围龙屋,有将近500年历史,是梅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客家建筑,也是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的田野调查基地,房学嘉教授曾在此做过长期的研究。参观完温家围龙屋后,参会学者一行前往梅县松口古镇考察。松口是一个有着1200多年历史的古镇,松口港是历史上嘉应州客家人赴台、出洋的始发港。松口素有“华侨之乡”之称,许多海外华侨致富回乡,修建精致的围龙屋,装饰豪华,美伦美奂,其中“崇庆第”最为典型,堪称“五星级”的围龙屋;松口又有“山歌之乡”之称,俗谓“自古山歌松(“松”客家方言谐音为“从”)口出”、“松口山歌特出名”,歌仙刘三妹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丰富的客家人文资源让学者们目不暇接。
 在梅城用完午餐后,学者们乘坐大巴前往龙川县佗城镇,开始了在河源地区的考察。佗城现为河源市龙川县下辖的一个镇。佗城历史悠久,长期为县、州治所。自秦至建国初,除南朝陈时县治一度北迁外,历代龙川县治所都设于佗城,由于这里长期为县、州治所,因此,也是文物荟萃之所。虽经千百年的历史沧桑,但佗城至今仍保存80多处文物古迹。如越王井、越王庙、孔庙(学宫)、正相塔、正相寺、苏堤、马箭岗、点将台、坑子里遗址、考棚、古砖窑址、城皇庙、古城墙以及48个古老的祠堂等等。因为时间关系,学者们只参观了孔庙、南越王庙、越王井、老街等古迹。虽然时间短暂,但佗城丰富的历史古迹资源还是给学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感叹这是非常珍贵的文物遗产。7月18日,学者们继续在河源参观考察,上午先参观了河源市恐龙博物馆,随后参观了苏家围和南园古村。苏家围位于广东河源市义合镇,距河源市区约26公里。东江和久社河在它的南面交汇,整个村子山水环绕,绿色相拥,环境优美,有“南中国的画里乡村”的美誉。苏家围还是苏东坡后裔聚居地,在这里,不光可以欣赏到秀美的乡村风光,还能亲身体会苏氏家族和客家人七百多年的历史文化。南园古村也叫南园第一村,以前叫潘家围,是河源市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客家古村落。它位于东源县仙塘镇红光村,紧靠东江西岸,距离河源市区12公里。这里保存完好的客家民居建筑群和独特的客家风情,构造成了一种颇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下午,学者们主要参观了万绿湖客家风情馆,同时坐船畅游了风景如画的万绿湖大水库。

  7月19日上午,本次研讨会最后一项议程,河源阶段的学术研讨会在河源市会议中心东江厅隆重举行。会议由河源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邬观林主持。河源市委宣传部部长吴善平首先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重点介绍了河源的市情,同时对学者们的赴会表示了感谢。随后,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副院长房学嘉教授、肖文评教授、宋德剑副教授,嘉应学院地理系谢小康教授,台湾美和技术学院的吴炀和博士,华南理工大学谭元亨教授分别报告了为此次会议撰写的学术论文,其他学者参与了点评和讨论,在热烈的氛围中,此次研讨会完满结束。


点赞(0)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