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专业、学科建立的要求,从民居建筑研究的价值意义、重要性、独特性说明民居建筑已经具备了学科建立的条件。民居建筑还从研究方向和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深化,研究队伍的壮大,学术交流的广泛,研究成果,论著出版,实践成效和得到社会的认同等方面,说明了民居建筑学科已经形成和成熟。建议有条件的高等建筑院校研究生专业中增设民居建筑学科方向,并建议补充一批研究生专题和教材建设。

关键词:民居建筑;学科;社区村镇;文化传承;持续发展


1 专业和学科
  专业,在《辞源》上解释是“指业务经营范围”,是指“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所分成的学业门类,”又说“中国的高校和中专学校根据国家建设需要和学校性质设置各种专业。各专业都有独立的教学计划,以体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学科,在《辞源》中解释,“一种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二是教学的科目,如中小学的政治、语文、数学、体育等。
  根据上述注释,专业就是一个大学科,范围广,它下面还可以分为更专门性的学科。以建筑学专业为例,它是大学科,它下面还有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技术、建筑设备等学科。现代科学发展很快,这些学科研究范围已经扩大成了大学科,称为专业。它们下面还可以再分为子学科或课程,如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下面就有中国古代、近代、现代建筑史,建筑遗产保护与维修,中国营造法、中国古建筑年代鉴定等课程,这些课程可大可小,有的在教学和研究中只是一门课程,因研究范围和资料的关系,它还达不到学科形成的条件。但是,有的课程条件成熟就可以独立研究成为一个学科。
2 民居建筑学科建立的条件
  学科的建立需要有三个条件,其一决定于本学科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包含历史价值、文化价值、现实价值,即对国民经济、对国计民生的影响和意义。其二,决定于本学科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其三,本学科研究的独特性,也就是只有本学科独特研究才能解决本学科存在的问题,而其它学科是不能也无法替代的。当然,它还需要相应地建立一套学科本身研究的范围、观念和方法。
2.1 民居建筑研究的价值
2.1.1 历史和文化价值
  民居建筑研究的目的是对广大城镇农村的聚落、里巷以及民间民居建筑进行研究,扼要来说,也就是研究广大老百姓的住居建筑。这些住居建筑数量庞大,分布宽广,在全国各地区各民族、甚至峻岭山区僻远之地都有。它是我国建筑史上的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建筑载体,这些建筑所以能长期生存保持下来,是我们祖先经过长期的劳动创造的成果,它蕴藏着先民无限的智慧和文化创意。可是在史藉上,只有帝王达贵所建的宫殿、坛庙、陵寝、寺庙、苑囿建筑才有记载,而平民百姓的房屋却绝无片纸只字刊录。老百姓的传统民间民居建筑也是我国多民族建筑历史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内容,过去被遗忘,今天亟需大力恢复和补上,这就是民居建筑研究的重要任务,也是民居建筑研究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2.1.2 现实意义和价值
  过去在自然科学学科中,有研究建筑的,但极少去研究农村建筑和农民住房,现在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农业农民农村,几年内颁布了一系列重视和提高三农政策的文件,我们的研究只是在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下对弘扬和传承建筑优秀文化、改善农村居住生活条件,提高农村物质文化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做一些工作。民居建筑研究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在农村,能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为老百姓服务,有现实意义,也发挥了自身的研究价值。
2.1.3 创作价值
  中外历史上,标志性典型性的建筑物都曾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时期的象征,因为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民族或一个时期的时代和形象特征。在世界中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和一个时期的载体,最具体、能公开显示的形象最大的也只有建筑。建筑能显示国家的、民族的、时代的,有时也会反映地域的特征,这是其他载体所难以做到的。
  我们要创造有民族特色(包含地域、地方特色)时代特征的新建筑,除现时代的特征外,其他特征资源(材料)的搜集只有到民间去。民间民居建筑中有广泛的民族与地域特征资源,它蕴藏在基层,蕴藏在民间。民居建筑研究中很多资源、材料正是创造我国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新时代建筑中所需要的,它可以提供参考、借鉴,只要经过去芜存真,摸索提炼,根据现代需要,对新建筑创作是很有启发和利用价值的。
2.2 民居建筑研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居建筑研究从建筑本身来说,它有建筑使用、建筑技术、建筑艺术的研究,从居住来说,它涉及生活、气候环境、民族、民俗、习俗,是人类生存持续发展的大事。因此,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除建筑学观念外,还需要与历史、文化、社会、家族伦理、哲学、美学、易学、堪舆学,甚至与气候学、地理学、防护学、防灾学等一起结合来研究,这就是民居建筑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
  同时,民居建筑是人类最原始和最早产生的建筑类型,是人类其他建筑类型产生的原始母体。其他建筑类型有产生、发展、演变、消失的过程,只有居住类型不会改变。其中居住行为、居住方式(平面)、居住形态(外表)、居住模式可以有所变化,但居住建筑这个类型,只要是有人类生存,就必然要研究和发展,因而民居建筑这个课题的研究是永恒的,不会也不可能消亡的。
2.3 民居建筑研究的独特性,是其它学科研究所不能代替的
  由于民居建筑研究的范围、研究重点和对象不同,导致它的研究观念和研究方法不同,它涉及自然科学学科,又涉及社会人文学科,这种跨学科观念和方法的研究,在建筑学专业属下门类研究中是比较特殊的、独特的,同时,民居建筑研究不仅要研究人类居住的起源、演变,还要研究人类居住行为、形态,居住方式,而且要研究在节能节地防污低碳下的新居住模式,是一种独特的学科研究,因而,它也是其它学科研究所不能代替的。
3 民居建筑学科的形成和成熟
3.1 民居建筑学科的形成,它有四个条件
3.1.1 要有明显和独特的研究价值,包含历史、文化价值、新时代建筑的创作价值,也是其他学科研究中所无法替代的研究价值,在前面已有详细说明。
3.1.2 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范围
  综合上述,本学科研究方向是城乡村镇民居建筑和环境,研究范围是民居、聚落的历史演变、保护、改造和持续发展,以及新民居新建筑的创新。这种研究方向和范围是在几十年研究和实践过程所摸索探求得来的,其目标是贯彻以人为本的宗旨,要为广大城乡老百姓改善居住条件和居住水平作出努力。
3.1.3 有自身独特的研究观念和方法 
  民居研究经历了几十年摸索实践,从单一的建筑学观念到多学科的综合研究,从自然学科到与社会人文学科的结合,两者取长补短,现在已成为广大民居建筑研究者认为比较符合本学科研究的观念和方法。
3.1.4 要有一定队伍和学术团体组织的建立 
  民居建筑研究队伍壮大,有组织的学术团体已经建立,先后有中国文物学会传统建筑园林委员会传统民居学术委员会(前身为中国传统建筑园林研究会民居研究部)、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以及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这些民间学术团体,长期来组织会议,出版论著,坚持以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培养年青一代为宗旨,贯彻经济节约办会为原则,对学生研究生减半收费,并对70岁以上民居资深研究长者鼓励参加学术会议活动,给予减费优惠。
  以上做法充分说明了民居建筑研究学科已经基本形成。
3.2 民居建筑学科研究不断成熟
  民居建筑学科研究的成熟,它包含五个方面的标帜。
3.2.1 研究范围不断深化
  在学科研究范围内,它从单体的民居建筑研究扩大到宅居、祠堂、会馆、书斋、书塾、庭园、桥梁、牌楼、水亭、水台等,在群体建筑方面,包含城乡、村镇、聚落、堡寨,只要是属于老百姓的用房,都在研究范围之内。
  在研究观念和方法上,如上所说,是属于多学科结合的做法,在实际中已反映出较好的成效。
  此外,学科研究与国民经济结合,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服务,也标帜着学科研究的成熟和深化。
3.2.2 研究队伍不断壮大 
  现在民居研究队伍已遍及全国各地,包含高等院校、科研部门、设计单位、文化文物部门。研究人员中有教授、专家、研究生,有专职的、业余的,甚至还有领导干部,包括在职的和退休的。他们都是自发的、不计报酬的,并孜孜不倦地热爱和从事民居建筑的研究和写作,如广东省云浮市现任副市长潘安博士,他在工作之余,写了不少民居论文,也写了《广州商都往事》等专著,目前正在从事编写客家民居专著。
  最难能可贵的是前建筑工程部建筑科学研究院原院长,党委书记汪之力老先生,离休之后还带领年青人深入农村进行民居调查,他热爱民居园林古建筑专业,写了很多论著,如1994年,当时汪老先生已是八十高龄仍然主编了《中国传统民居建筑》大型书籍,并亲自执笔为著作写专文,该书已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正式出版。
  目前,已有不少高校研究生把村镇民居和建筑作为论文研究方向和专题,并写出了为数超百的研究论文。
3.2.3 民居建筑研究论著丰硕
  据不完全的统计,建国以来(到2010年4月为止),在全国正式出版的著作达1582册,在全国期刊正式发表的中文民居论文达5139篇。1)
  近10年来,民居建筑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的是几本大型著作和丛书的出版,如2003年11月出版的《中国民居建筑(三卷本)》陆元鼎、杨谷生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的《中国民居研究》孙大章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的《诗意棲居——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解读(三卷本)》赵新良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的《中国民居建筑丛书(18卷本)》,陆元鼎总主编,各分册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这些大型民居建筑论著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传统民居建筑与文化研究几十年来研究成果。
  此外,2008年和2010年出版的《中国民居建筑年鉴》第一、二辑两书,不但记录了民居建筑研究发展的历程,搜集整理了建国前后学术界发表的中国民居建筑研究的论著目录索引,而且还用光盘刻录了最近20年来召开历届民居学术会议所有论文的全文,这些宝贵的资料既反映了民居建筑研究丰硕成果又为今后民居建筑的持续深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基础资料。
3.2.4 努力宣传和交流学术成果增强学术友谊
  民居建筑研究在学术团体组成后,开始有计划的组织会议进行学术交流。自1988年起,到2010年底为止,20多年来和有关单位一起联合主持和召开了全国性中国民居学术会议共18届,海峡两岸传统民居理论(青年)学术会议共9届,并多次举办小型专题学术研讨会。据统计,从2001年以来每次民居学术会议与会人数都在百人以上,如2007年在西安召开的第15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代表195人2), 2008年在广州召开的第16届中国民居学术会议代表达242人3),而且每次会议都有老一辈的资深民居专家参加,有中青年民居研究骨干参加,还有众多的青年研究学者、学校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此外,还有台湾、香港、澳门的学者以及国外民居建筑专家参加,如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瑞典等,通过会议,不但进行了学术交流,而且增加了学术友谊。
3.2.5 理论结合实践,学科研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
  通过实践取得成效,民居建筑研究得到社会的认同和重视,也使得我们民居建筑研究人员更坚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为城乡村镇老百姓住居服务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弘扬祖国优秀建筑文化也促进了人们一些观念和思想的变化,例如要重视农村建筑与环境;此外,节能节地节材防污低碳开始在人们头脑中有了概念。建筑物要有民族特色和本土风貌的思想也开始有了反响。这些都说明了学科研究能够结合实际,为国家建设和为人民群众服务做实事,也说明了民居建筑研究是一个实在的学科。
  以上从五个方面的成效,充分说明了民居建筑研究的不断成熟。
4 民居建筑学科的今后发展
  民居建筑作为一个学科发展,除民居建筑学术团体作为研究方向和课题外,建议有条件的高等建筑院校研究生专业中可明确增设民居建筑学科方向。
  民居建筑作为学科方向,其研究可以分为三方面具体发展:
  一是研究中国传统民居与聚落的演变和发展,探索新民居新住宅的设计。也就是,既要研究民居聚落发展历史,又要探索在新时期结合我国国情的新居住模式。我们既要求传承传统民居聚落的和睦、友爱、安定的居住模式,又要求真实保护个人私密性的要求。现代单元式居住模式,邻里之间不相往来,是否合适,值得研究,这是民居建筑学科研究的重大课题。
  二是研究我国传统村镇民居建筑和文化的保护、改造、探索和新社区、新农村的建设发展。
  三是总结我国传统城乡村镇民居民间建筑及其文化的特征,优秀的的实践经验、技艺手法,特别是节地、节能、节材、防污、低碳等措施,在今天创造我国各地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新建筑以及创造持续发展、高效低碳的新建筑是有现实价值和深刻意义的。
  当然,民居建筑作为学科研究来说,还须补充必要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理论,如社会学、历史学、人文学、伦理学、民俗学、民族学、哲学、美学、中国文物保护法和有关文件、低碳法规、条例,以及测绘调查等知识和技能。此外,还要根据所选的研究专题另外补充一些基本知识和理论。
  为了加强民居建筑研究的学科建设,需要补充一些研究生课题和教材建设,建议专题如下:
  ·中国民居发展简史
  ·中国民族或民系民居建筑研究
  ·中国民居建筑艺术
  ·中国民居营建技术
  ·传统村镇民居、民间建筑与实践的设计思想和方法
  ·传统村镇、民居的保护、改造与发展
  ·中国民居、民间建筑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民居建筑研究的观念和方法论
  ·传统聚落村镇研究、保护、改造的观念、方法和实践经验
  ·传统民居、民间建筑的节地、节能、节材、防污、低碳经验
  ·其他……等等。
  总之,研究人类居住的起源、形成、演变、各地各时期居住模式的演变和今后持续发展,研究建筑如何满足人类的居住、生活、安全、舒适,同时又要实用、经济、坚固、低消耗、节能、节地、节约大地资源。高科技的发展,人们思想的不断进步,民居建筑研究也在持续发展,民居建筑学术研究永无止境。

注释                                                                                                                                        

1)根据《中国民居建筑年鉴(1988—2008》和《中国民居建筑年鉴(2008—2010)》两书资料统计。

2)中国民居建筑年鉴(1988—2008).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1:62 .

3)中国民居建筑年鉴(2008—2010).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9:79 .


作者简介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史学分会民居专业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点赞(0)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