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6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磁县成功举办,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围绕“民居建筑的词与物”“民居的品质营建”“人居环境与健康”和“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活化更新”四方面学术前沿,争鸣学术,砥砺思想。会议明确了我国民居研究拓展至学科交叉集成、融入数字技术与分析手段、由孤立静态走向动态多元的发展动向,预示着我国的民居建筑研究正翻开新篇章。

关键词民居建筑 聚落 营建 更新 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

26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21101617日在河北磁县举行。大会由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河北工程大学和磁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来自西班牙、俄罗斯、中国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设计机构、出版单位和学术期刊共计213名代表参会,数万名观众观看了线上直播。大会共收到论文投稿200余篇,正式收入论文集100[1],会上宣读报告42篇。大会以“人本聚落·品质民居”为主旨,围绕“民居建筑的词与物”“民居的品质营建”“人居环境与健康”和“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活化更新”四个分议题展开讨论。

1 民居建筑的词与物

作为地方生活与文化的物质载体,民居存在两种表意系统——词与物——这两种片段性的知识形构是民居研究的核心。在主旨报告“陆元鼎先生民居建筑观略析”中,唐孝祥梳理了陆元鼎先生的建筑观——以地域观分析传统民居的技术特征、以社会观阐明民居时代精神、以人文观探讨民居文化内涵——总结了“民系发展历程+民系文化特征+民居建筑特征”的民系民居建筑研究范式。他认为陆元鼎先生“三观融合”的民系民居建筑理论及其研究范式为民居建筑学科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发展方向。在主旨报告“民居与聚落研究的关注尺度”中,范霄鹏提炼了民居研究具有的两个研究“天性”,即“聚焦本土脉络和发展的视野”和“同文化深入调查和实践的便捷”,并指出传统民居和聚落的研究目标不仅在于梳理既往,也在于指向当代建设及未来发展;其关注的尺度“由物向人”,关注有属性而非泛化的“人之效用”和“人群组织”,体现了研究内涵的扩展与深化。两位专家从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的高度为民居建筑词与物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在分论坛中,马凯等学者针对各类形制术语、营造术语和学术方法术语进行精细化解析,其研究对深入完善民居建筑语义表征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宋雅玲、刘慧鑫、史雅陈等从空间、形制、装饰等方面对民居形态特征进行了归纳;张杰引入“线性文化景观”概念,对福温古道沿线聚落的时空演变进行深入分析。这些研究成果表明:民居的物态表征研究正由静态的描述向动态的规律解析转变。

探讨民居建筑“词”与“物”的关系,对于整合目前片段化的民居知识形构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的民居建筑地域差异大,其研究具有复杂性,而传统的建筑学视角具有一定局限性。在主旨报告“从文化传播视角看晋系乡土建筑的区域关联”中,李浈从传播学视角切入,探寻中原文化圈、晋陕峡谷、晋东南和晋陕北部长城沿线四个区划地带乡土建筑的关联性,通过研究视角的创新进一步丰富了晋系乡土民居研究体系。在分论坛中,王飒从满语地名释义的分类入手,论述了其地名成因与女真族人早期生活方式及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赵之枫以事件史为线索,发掘北京房山传统村落的历史性记忆,在时间维度上叙述了村落的形成过程,在空间维度上明晰了村落的结构特征。由此可见,在新时期运用学科交叉视角,并强调以“人”为中心来重新审视民居,将进一步促进民居研究内容的体系化、民居研究范式的多元化以及民居研究语言的规范化,也是民居研究走向“系统化”和“精细化”的必经之路。

 

2 民居的品质营建

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研究方向,它体现了建造者的营造智慧以及文化积淀与传承。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赋予了民居的品质营建更为明确的内涵,即“生态宜居”。

民居的品质营建的第一要义就是解决聚落与民居的宜居性问题。朱良文在主旨报告“乡村振兴中的民居宜居性研究”中提出现代“居之需求”的五个层次和乡村民居“宜居性”评价体系,为民居的品质营建提供了标准。实践中的民居品质营建面临诸多问题,如文物保护与民居活化利用的矛盾、地区经济发展与聚落活化更新的矛盾、地域基因延续与空间品质提升的矛盾等。在分论坛中,代表们结合不同案例分享了各自的创新思路。姜波以烟台所城传统民居保护实践为例,指出历史信息散佚、传统材料失真、地方工艺技术失传造成了文物建筑修缮原真性缺失,而口述史料可为其提供指导;赵逵结合滇盐古道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更新实践构建了古道沿线聚落的保护体系,提出结合产业优势和地域特色,利用互联网平台,打造传统聚落文化名片;朴玉顺结合北方少数民族村镇研究实践提出了乡村现代化发展中传统风貌的控制策略。

除了民居与聚落的适应性发展,乡村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对于民居的品质营建也至关重要。张玉坤在主旨报告“乡村文化遗产的类型”中提出基于无形遗产、活态遗产、符号遗产、物质遗产、生物遗产和环境生态遗产的乡村文化遗产分类体系,为未来“乡村遗产区系”的研究构建了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近年来空间信息技术、数据处理技术和多元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的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相关技术已经逐渐覆盖“信息采集—数据分析—展示设计”的全过程。在分论坛中,何韶颖提出基于多元数字技术与“三微一端”①新媒体技术的乡村文化遗产保护方法,为探索数字乡村背景下村落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提供了新的路径;谭立峰和谢丹分别将ArcGIS空间分析技术运用到了山地烽燧遗址预测和遗产廊道构建的相关研究中,在遗产的探测、分析、可视化展示等方面取得了技术突破。

 

3 人居环境与健康

传统聚落是古人将哲学观念、生产生活方式与自然条件巧妙结合的人居智慧。在分论坛中,代表们主要围绕传统人居环境营建的生态智慧及其启示、聚落发展中的人居环境保护以及人居环境适宜性评价与优化展开讨论。李志伟通过解析河西走廊村落涝池的旱涝调节机制,为聚落现代水利系统的构建提供借鉴;郝海燕通过解读水环境对民居院落形制、建筑结构与构造以及细部装饰的影响,揭示了传统聚落水环境的营造智慧,并探讨了聚落水环境的适应性保护方法;方广琳借助层次分析法(AHP)对郏县西关历史街区人居环境宜居度进行定性提炼和定量分析,结合满意度评价梳理现状问题,并提出了改造的建议。从研究方法看,基于DEM地理数据和遥感数据,结合AHP等定量分析方法,运用GIS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为人居环境的动态监测、定量评估、可视化分析提供技术支撑。此外,吉芊颖基于新冠疫情带来的人际交往困境,结合传统街巷空间尺度的研究,提出了“健康街巷”概念。相关研究表明,在人居环境研究的大背景下,对传统民居营建智慧的活态传承方法与新路径的探索,正进一步推动民居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4 民族地区传统聚落活化更新

随着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变迁、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及乡村旅游经济的冲击,传统聚落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少数民族聚落由于分布地区广、语言不通、交通闭塞等问题,其发展滞后性尤为显著[2]。为了突破这些困境,本议题以不同地域、不同类型的少数民族聚落为研究对象展开探讨。

少数民族聚落在文化地域特征方面呈现出多元性,这决定了其保护与更新并无统一模式,须结合民族特性、地域特性和文化特性制定适宜策略。刘杰在主旨报告“畲族建筑研究”中梳理和阐述了福安长溪流域的畲族文化、畲族聚落、畲族建筑以及畲族传统营造技艺,为畲族聚落活化更新积累了丰富的基础资料。在分论坛中,汝红军分享了沈阳锡伯族村落建筑的更新实践,结合当地民族文化提出了村落环境品质提升的策略;程海帆基于人居史解析了“召片领”制度下西双版纳傣族传统聚落人地空间形态形成机制,探讨了聚落历史演进中的适应性问题,为聚落的人地关系协调提供了方法。

代表们还围绕少数民族村落集群的系统发展展开了探讨。赵兵教授结合GIS等可视化空间分析平台,对藏羌彝走廊沿线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结构展开分析,并进一步阐释其空间结构演变的机制和驱动力,为村落系统性保护和多元化发展提供了思路;赵百秋关注到乌兰巴托地区居住模式的转变,探讨了住居模式转变引起的空间变化及其内在机制,并指出在提高住居舒适度的同时传承民居文化是未来住区建设的重点。可以看到,民族地区传统聚落的活化更新研究不再局限于典型个案研究,已呈现民系集群研究的系统化整合趋势。

 

5 总结与展望

我国民居研究历经80余载的发展,延续着领域成果丰富化、领域特征明晰化、领域结构学科化、领域方法细致化的研究走向[3]。本次大会研讨的内容涵盖了近年来关于民居研究的学术热点,有高屋建瓴的理论总结,有针对具体案例的细致剖析,同时也出现了更多学科交叉的系统性分析。相较于30年前[4],民居研究已经进入一个新时期:其研究思路已由单一学科研究走向学科交叉的集成研究;其研究方法已在传统的图景描述、测绘调查的基础上融入数字分析技术与手段;其研究内容已由孤立静态的描述走向动态多元的规律探寻。

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民居建筑研究翻开了新的篇章。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推进,未来的民居研究应立足于国家战略需求,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向:典型地域聚落集群的系统研究;学科交叉和定量化方法的深度应用;民居与聚落生态更新关键技术的突破与集成。

 

注释

①“三微一端”即微博、微信、微视以及客户端。

 

参考文献

[1] 中国建筑学会民居建筑学术委员会,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河北工程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人本聚落·品质民居:第二十六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2] 郭焕宇.价值传承导向下的民居建筑研究动态:25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综述[J].新建筑,2021(1):152-153.

[3] 余翰武,唐孝祥.记住“乡愁”,弘扬中国传统建筑文化:21届中国民居建筑学术年会暨民居建筑国际研讨会纪实[J].新建筑,2017(1):156-157.

[4] 陆元鼎.中国民居研究五十年[J].建筑学报,2007(11):66-69.

点赞(0)

微信公众账号

微信扫一扫加关注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